返回

开局一个临时工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45章 祭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汽车从春山县城往河口乡五里村驶去。

    坐在副驾驶的陈晓扭头看了看坐在后排的陈劲松。

    “爸,你有点紧张啊?”

    “还……还好!”

    张俊乙开着车笑着说道:“叔叔这是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,是吧?”

    “对,对,二十八年了,我也快五十岁了,离开五里村的时候,很多人送我。”陈劲松有点激动。

    “我们村基本没什么变化,就是从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,有点钱的盖起了二层小楼,泥土路变成了石子路,村与村之间通了水泥路!”

    陈劲松点了点头,看着车窗外越来越熟悉的景色,伸手抓住了一旁陈晓妈妈的手腕。

    爷爷奶奶早就在门口等待了,看见张俊乙的车子越来越近,急忙打开大门。

    车子停好,张俊乙和陈晓先下车。

    张俊乙拉开后车门,陈劲松从车子下来,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大门口的爷爷奶奶。

    “叔,婶子……小陈回来了!”陈劲松几步向前,差点跪倒在地,张俊乙急忙扶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回来就好……回家吧!”爷爷奶奶都有点激动。

    “回家!”

    一群人进了院子,相互打着招呼,张俊乙把陈劲松买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提下来。

    院子里,小姑摆好了桌子,一碗碗白粥端了上来,奶奶刚做好的菜煎饼还热乎着。

    陈劲松两口子一手端着白粥,一手拿着菜煎饼。

    “我想这一口想了二十多年了,今天终于吃上了,这味道只有婶子能做出来。”

    张俊乙和陈晓也没吃早饭,围着桌子坐下,开始吃了起来。

    一群人边吃边叙旧,说说笑笑的。

    吃了早饭,撤去桌子,陈劲松准备去祭奠一下张俊乙父亲。

    简单的几样祭品,陈晓一早在县城花店买的菊花。

    张俊乙带路,除了爷爷奶奶以外,其他人都跟着去了。

    还挺新的坟堆前,妈妈和小姑已经开始抹泪了。

    陈劲松带着老婆孩子对着坟堆三鞠躬,陈晓献上了花束,张俊乙倒了三杯酒,摆上了祭品。

    祭奠结束,一群人回家。

    陈劲松情绪上头,眼眶红红的拉着爷爷奶奶说话。

    爷爷也是安慰起了他:“小陈,心意到了就行了,你家闺女来送过了,就当你来了一样,承进命不好,也是我对不起他,当初你们受牵连被搭配到五里村来,我也是看你们可怜,借着上大学的名额把你们送走,我没有后悔过,承进虽然脾气大了点,他也没怪过我,就是苦了小乙了,从小没看过他爸好脸色,这孩子也比较懂事!”

    陈劲松抹了抹眼泪说道:“你们二老保重身体,以后我给你们养老,小乙的事情我家小晓都跟我说了,这孩子不错,继承你们两辈人的优点,有勇有谋,处事得体,以后的成就不会小!”

    家里人听着小乙被夸赞,心情才好起来。

    女眷开始准备中饭,张俊乙和陈劲松陪着爷爷绕着村子走了走,也算是帮陈劲松回忆过去吧!

    村子有些老人还记得陈劲松呢!城里来的孩子,刚来的时候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清。

    爷爷带着陈劲松去了自己家的麦地看了看。

    “过几天就能收了,现在都是收割机,比以前省事多了,水稻插秧还是需要人一棵一棵的弄!我们年纪大了,明年就不种了,承包给别人了!”

    陈劲松听着爷爷的话,拔了一棵麦穗,用手搓了搓,把麦穰吹了吹,捏了几个麦粒塞进嘴里嚼了起来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回到家里,张俊乙主动接过了做饭的重任,让他们坐在一起多聊聊天,难得见一面不容易,陈晓自觉的去打了下手。

    中午一家人在一起吃了饭,陈劲松因为晚上还要赶火车,就简单的陪爷爷喝了两杯酒。

    这一顿饭吃了很长时间,酒足饭饱时已经是下午了,陈劲松舍不得走,又是一阵依依不舍才挥手告别。

    临走时,陈劲松塞了一沓给两位老人,推脱不过才勉强收下。

    奶奶准备了不少土特产给陈劲松带上,因为天气炎热,只挑了几样不容易变质的东西带着。

    四个人上车,直奔市区而去。

    “小乙,有没有想换个地方发展?”陈劲松坐在后面问道。

    “最近确实想过!”张俊乙实话实说。

    “噢?说来听听!”

    “陈晓可能跟您说过我的经历了,现在县委王书记和县长应该都大概知道我的关系了,我的存在已经影响他们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理了,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环境,但是目前春山县的发展才刚刚起步,我又担心这样的大好局面会持续不下去,现在走,我还有点不甘心!”

    “哈哈……你想的挺多的,不过也是你的优点,其实你可以换个思路想一想,哪里都有关系户,什么叫社会?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就是社会,其实你要做的就是怎么利用关系做正确的事,

第145章 祭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